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安卓应用网 (https://www.0791zz.com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综合聚焦 > 程序设计 > 正文

反转控制(IOC)与依赖注入(DI)

发布时间:2020-05-27 22:02:53 所属栏目:程序设计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前言 今天补充了一下有关设计模式的知识,IOC(Inversion Of Control)以及DI(Dependency Injection)的总结,百度百科上的已经很好了,直接搬过来用吧! 附上链接 http://baike.baidu.com.cn/view/1486379.htm?fromId=1800021 起源 早在2004年,Martin Fowl

前言

今天补充了一下有关设计模式的知识,IOC(Inversion Of Control)以及DI(Dependency Injection)的总结,百度百科上的已经很好了,直接搬过来用吧! 附上链接 http://baike.baidu.com.cn/view/1486379.htm?fromId=1800021

起源

早在2004年,Martin Fowler就提出了“哪些方面的控制被反转了?”这个问题。他总结出是依赖对象的获得被反转了。基于这个结论,他为控制反转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名字:依赖注入。许多非凡的应用(比HelloWorld.java更加优美,更加复杂)都是由两个或是更多的类通过彼此的合作来实现业务逻辑,这使得每个对象都需要,与其合作的对象(也就是它所依赖的对象)的引用。如果这个获取过程要靠自身实现,那么如你所见,这将导致代码高度耦合并且难以测试。 IoC 亦称为 “依赖倒置原理”("Dependency Inversion Principle")。差不多所有 框架都使用了“倒置注入(Fowler 2004)技巧,这可说是IoC原理的一项应用。SmallTalk,C++,Java 或各种.NET 语言等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 程序员已使用了这些原理。 控制反转是 Spring框架的核心。 应用控制反转,对象在被创建的时候,由一个调控系统内所有对象的外界实体,将其所依赖的对象的引用,传递给它。也可以说,依赖被注入到对象中。所以,控制反转是,关于一个对象如何获取他所依赖的对象的引用,这个责任的反转。

设计模式

IoC就是IoC,不是什么技术,与 GoF一样,是一种 设计模式。 Interface Driven Design接口驱动,接口驱动有很多好处,可以提供不同灵活的子类实现,增加代码稳定和健壮性等等,但是接口一定是需要实现的,也就是如下语句迟早要执行:AInterface a = new AInterfaceImp(); 这样一来,耦合关系就产生了,如:
Class A{
AInterface a;
A(){ }
aMethod(){
a = new AInterfaceImp();
}
}


ClassA与AInterfaceImp就是依赖关系,如果想使用AInterface的另外一个实现就需要更改代码了。当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Factory来根据条件生成想要的AInterface的具体实现,即:
InterfaceImplFactory{
AInterface create(Object condition){
if(condition = condA){
return new AInterfaceImpA();
}elseif(condition = condB){
return new AInterfaceImpB();
}else{
return new AInterfaceImp();
}
}
}

表面上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以上问题,但实质上这种代码耦合并没有改变。通过IoC模式可以彻底解决这种耦合,它把耦合从代码中移出去,放到统一的XML 文件中,通过一个容器在需要的时候把这个依赖关系形成,即把需要的接口实现注入到需要它的类中,这可能就是“依赖注入”说法的来源了。 IOC模式,系统中通过引入实现了IOC模式的IOC容器,即可由IOC容器来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、依赖关系等,从而使得 应用程序的配置和依赖性规范与实际的应用程序代码分开。其中一个特点就是通过 文本的配置文件进行 应用程序组件间相互关系的配置,而不用重新修改并编译具体的代码。 当前比较知名的IOC容器有:Pico Container、Avalon 、Spring、JBoss、HiveMind、EJB等。 在上面的几个IOC容器中,轻量级的有Pico Container、Avalon、Spring、HiveMind等,超重量级的有EJB,而半轻半重的有容器有JBoss,Jdon等。 可以把IoC模式看做是工厂模式的升华,可以把IoC看作是一个大工厂,只不过这个大工厂里要生成的对象都是在XML文件中给出定义的,然后利用Java 的“反射”编程,根据XML中给出的类名生成相应的对象。从实现来看,IoC是把以前在工厂方法里写死的对象生成代码,改变为由XML文件来定义,也就是把工厂和对象生成这两者独立分隔开来,目的就是提高灵活性和可维护性。 IoC中最基本的Java技术就是“反射”编程。反射又是一个生涩的名词,通俗的说反射就是根据给出的类名(字符串)来生成对象。这种 编程方式可以让对象在生成时才决定要生成哪一种对象。反射的应用是很广泛的,象Hibernate、Spring中都是用“反射”做为最基本的技术手段。 在过去,反射编程方式相对于正常的对象生成方式要慢10几倍,这也许也是当时为什么 反射技术没有普通应用开来的原因。但经SUN改良优化后,反射方式生成对象和通常对象生成方式,速度已经相差不大了(但依然有一倍以上的差距)。

优缺点

IoC最大的好处是什么?因为把对象生成放在了XML里定义,所以当我们需要换一个实现子类将会变成很简单(一般这样的对象都是实现于某种接口的),只要修改XML就可以了,这样我们甚至可以实现对象的热插拨(有点象USB接口和SCSI硬盘了)。 IoC最大的缺点是什么?(1)生成一个对象的步骤变复杂了(事实上操作上还是挺简单的),对于不习惯这种方式的人,会觉得有些别扭和不直观。(2)对象生成因为是使用反射编程,在效率上有些损耗。但相对于IoC提高的维护性和灵活性来说,这点损耗是微不足道的,除非某对象的生成对效率要求特别高。(3)缺少IDE重构操作的支持,如果在Eclipse要对类改名,那么你还需要去XML文件里手工去改了,这似乎是所有XML方式的缺憾所在。

实现初探

IOC关注服务(或 应用程序部件)是如何定义的以及他们应该如何定位他们依赖的其它服务。通常,通过一个容器或定位框架来获得定义和定位的分离,容器或定位框架负责: 保存可用服务的集合 提供一种方式将各种部件与它们依赖的服务绑定在一起 为 应用程序代码提供一种方式来请求已配置的对象(例如,一个所有依赖都满足的对象), 这种方式可以确保该对象需要的所有相关的服务都可用。

类型

现有的 框架实际上使用以下三种基本技术的框架执行服务和部件间的绑定: 类型1 (基于接口): 可服务的对象需要实现一个专门的接口,该接口提供了一个对象,可以从用这个对象查找依赖(其它服务)。早期的容器Excalibur使用这种模式。 类型2 (基于setter): 通过JavaBean的属性(setter方法)为可服务对象指定服务。HiveMind和Spring采用这种方式。 类型3 (基于 构造函数): 通过构造函数的参数为可服务对象指定服务。PicoContainer只使用这种方式。HiveMind和Spring也使用这种方式。

实现策略

IoC是一个很大的概念,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实现。其主要形式有两种: ◇ 依赖查找:容器提供回调接口和上下文条件给组件。EJB和Apache Avalon 都使用这种方式。这样一来,组件就必须使用容器提供的API来查找资源和协作对象,仅有的控制反转只体现在那些回调方法上(也就是上面所说的 类型1):容器将调用这些回调方法,从而让应用代码获得相关资源。 ◇ 依赖注入:组件不做定位查询,只提供普通的Java方法让容器去决定依赖关系。容器全权负责的组件的装配,它会把符合依赖关系的对象通过JavaBean属性或者 构造函数传递给需要的对象。通过JavaBean属性注射依赖关系的做法称为设值方法注入(Setter Injection);将依赖关系作为 构造函数参数传入的做法称为 构造子注入(Constructor Injection)

(编辑:安卓应用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    推荐文章
      热点阅读